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案 |
条带形状异常 | 胶凝的不均匀,聚合不好 | 灌胶前将溶液充分混匀 |
上样齿扭曲使上样孔大小不一 | 上样前用针头将齿拨正,注意不要将针头插入胶内 | |
某些样品盐浓度较高 | 除盐或将样品盐浓度调成一致 | |
每孔上样量不一致 | 调整上样量使基本一致 | |
缓冲液陈旧,成分改变 | 重新配置,充分混匀 | |
凝胶下面有气泡 | 电泳前先将气泡赶走 | |
电泳时温度过高 | 降低电流或电压 | |
目的蛋白信号弱 | 样品上样量不足或目的蛋白浓度过低 | 加大上样量或浓缩样品 |
转膜效率低 | 重新转膜 | |
抗体浓度低 | 增加抗体浓度或延长孵育时间 | |
显色剂底物浓度不足 | 增加显色剂用量,充分混匀 | |
显色剂失效 | 更换显色剂,充分混匀 | |
显色或曝光时间不足 | 延长显色或曝光时间 | |
转膜效率低 | 转膜缓冲液pH值与目的蛋白等电点相近 | 提高转膜缓冲液pH值 |
凝胶与膜之间存在气泡 | 转膜前要排尽气泡 | |
凝胶与转印膜两侧滤纸大面积接触 | 滤纸、转印膜和凝胶大小要基本一致,避免滤纸直接接触 | |
转印膜种类选择不当 | 使用质量可靠的PVDF膜或硝酸纤维素膜 | |
电压或电流过小 | 湿转时20mA恒流,半干转时25V左右恒压 | |
转印时间过长或过短,蛋白还在凝胶中或穿透转印膜 | 先电泳,根据蛋白大小及转印装置选择合适的转印时间 | |
湿转过程中环境温度过高 | 使用预冷的转膜缓冲液或将装置至于4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