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对呼吸道感染的保护机制一直是积极研究的课题。据推测,这些非特定的好处可以防止无关的感染。第一种机制,“异源T细胞免疫”是由异源T细胞记忆反应介导的,以提供交叉保护。106。第二种机制是“经过训练的免疫”,它依赖于天然免疫细胞的重新编程,从而将非特异性的免疫记忆传递给天然免疫反应。107。此外,其他机制包括旁观者细胞和抗体/交叉反应的TCR。
卡介苗免疫的异源T细胞免疫
异源T细胞免疫是基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作用,主要是T细胞介导疫苗相关抗原和疫苗无关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从而导致疫苗中NSE的产生。因此,T细胞疫苗的反应可能通过接触先前感染的病原体而受到影响或改变。106,108,109。虽然抗原交叉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提供一些有益的保护性免疫,但在其他情况下,这种反应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免疫病理损害。因此,T细胞介导的异源免疫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生物学机制,可以影响后续无关感染的免疫反应。这也解释了疫苗如何会对二次感染的结果产生不利影响。BCG抗原与病毒抗原(如表位)之间的分子相似性,可诱导产生识别BCG和其他病原体的记忆B和T细胞群。例如,卡介苗疫苗可以通过增加CD4产生的γ来保护小鼠免受痘苗病毒的感染。+细胞110。在人类健康志愿者中,bcg疫苗接种后1年内仍可观察到非特异性Th1和Th17应答的增强。111。同样,在动物实验中,非靶向抗原具有激活特异性CD4的作用。+和CD8+记忆细胞,从而调节Th1和Th17对非分枝杆菌继发性感染的反应。此外,bcg还被证明会导致旁观者CD4和CD8记忆细胞的抗原无关激活。110,112,113,114。然而,这一机制不太可能解释通过卡介苗疫苗对不同病原体的多种保护。更重要的是,虽然异源Th1/Th17免疫可能介导异源免疫的长期效应,但至少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形成,因此极不可能对围产期免疫所观察到的即时效应负责。18,106.
卡介苗免疫训练免疫
许多缺乏适应性免疫的生物体,如植物115昆虫116,117暴露于感染后表现出强大的免疫记忆。在缺乏功能性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小鼠身上,天然免疫也表现出类似的适应性特征。118,119。训练有素的免疫是指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天然免疫系统的NK细胞形成的非特异性天然免疫保护,它根据配体的性质和浓度,对不同微生物的继发性感染反应更快、更强。108,不涉及T细胞和B细胞26,107,120,121。最初在NK细胞中被发现,经过训练的免疫已经被证明是BCG-在单核细胞中可诱导的.
单核细胞在感染或免疫部位的表观遗传重新编程已经被证明是诱导训练免疫的分子机制之一。2)。这些单核细胞经过组蛋白修饰(如甲基化、乙酰化、脱胺和脯氨酸异构化),在编码炎症细胞因子的基因启动子位点上,导致它们对新的刺激持续反应的能力,从而在重新激活时产生越来越活跃的免疫反应。由于组蛋白修饰是高度动态的,可以在几分钟内改变,重新编程的单核细胞可以非常迅速地发挥作用,赋予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力。免疫系统的表观遗传修饰涉及细胞分化、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108,122,123,124,125。在支持卡介苗免疫训练免疫的过程中,观察到接种卡介苗的成人单核细胞与未接种卡介苗的单核细胞相比,其与免疫激活有关的各种表面标记物的表达增加,并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如IL-1β、IL-6等。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暴露于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此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显示H3K4me3组蛋白修饰增加,h3k9me3组蛋白修饰减少,均与促炎细胞因子tf-α、IL-6和tLR 4的转录激活启动子相关。126,127.
图2:卡介苗接种诱导训练免疫。卡介苗疫苗可以诱导培养的单核/巨噬细胞免疫,从而提高表观遗传重组和宿主防御能力。染色质重排诱导单核细胞“训练”状态,从而增强暴露于非特异性病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或黄热病病毒)时天然免疫反应的有效性,并诱导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如IL-6、IL-1β和TNF-α。然而,这种“训练过程”是否能预防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还需要进一步验证。H3K4me3:组蛋白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组蛋白3第9位赖氨酸三甲基化。
代谢物重编程是另一种诱导训练免疫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2)。已有研究发现,接种卡介苗后,人单核细胞糖酵解代谢水平升高,细胞代谢过程由氧化磷酸化向有氧糖酵解转变。单核/巨噬细胞检测到的β-葡聚糖可通过脱粘素-1受体激活PI3K(磷酸肌醇3激酶)-aKT-mTOR(雷帕霉素的哺乳动物靶标)-HIF-1α(低氧诱导因子-1α)途径,从而诱导代谢向有氧糖酵解方向转变;增加谷氨酰胺分解,补充三羧酸循环;激活胆固醇合成途径;阻断itacacate途径。119,128,129,130,131,132。因此,富马酸、琥珀酸和甲丙戊酸等代谢物积累,成为表观遗传修饰物的辅助因子,并作为经过训练的免疫放大器。130,133。卡介苗已被证明可以诱导全基因组表观遗传的改变,包括组蛋白(H)3赖氨酸(K)4/9的单甲基化和三甲基化,以及h3k27在代谢、免疫和宿主防御途径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上的乙酰化。119,127,134。因此,经过训练的单核/巨噬细胞在受到微生物成分的挑战时,会产生更高水平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119,127,130,135.